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医疗事故医生护士通过以下方式承担责任: 1、医生、护士对医疗事故负有责任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2、行为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1.医务人员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2.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1)完全责任,医疗事故的损害结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引起。(2)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损害结果主要是由医疗过失行为引起的,其他因素次要作用。(3)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损害结果主要由其他因素引起,医疗过失行为发挥次要作用。(4)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损害结果大部分由其他因素引起,医疗过失行为发挥轻微作用。因此,在确定赔偿时,根据医疗机构的过失责任大小,医疗机构承担全部责任的,承担全部损失的100%的主要责任的,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的次要责任的,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的轻微责任的,承担全部损失的10%
医患关系最麻烦的是医疗纠纷,护士遇到这件事,首先要稳定对方的感情,积极联系医院处理这件事的专家,其次要安排他们去专门的地方交流这件事的医生|学习教育|网络收集整理,在病房和医生办公室影响医院的工作,第三,在听取对方的记述的过程中,结论性的东西,尽量让专家回答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二条规定、第五十五、五十六条规定以及《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依法承担下列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各项赔偿项目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已有详细规定,可以对号入座。具体数额的确定,患方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确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确定。各项赔偿项目确定后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再反悔。 (2)行政责任:对于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或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3)刑事责任: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6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