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录音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要分情况而定。若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反而言...
录音、摄像等能作为诉讼证据,但仍有一些限制。 一、录音、摄像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该条款对视听资料作了明确的限制,首先就要求是“合法手段取得的”!那么,在对方不知情、未同意的情况下,偷录是合法手段还是非法手段呢?在司法实践中,这要看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是与对方当面或电话沟通过程中,偷偷录制双方沟通的过程取得的视听证据。一般认为属于合法取得,有效。 2、如果是采取在他人居所、工作场所等安置偷录设备,或者是采取其他非法手段取得的视听证据,一般认为不属于合法取得,无效。
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录音做为法庭证据的注意事项: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实很困难,可以提供复印件。2、《若干规定》第68条关于违法证据的排除范围,限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前者包括以拘留、恐吓等方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的证据,后者包括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3、中国人民诉讼法和司法解释有规定。例如,《人民诉讼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辨别真伪,结合本案其他证据,审查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若干规定》第69条进一步明确规定,《有疑问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事件事实的依据。
是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视听材料等,录音材料属于一种视听材料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取得证据必须合法,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核实真实性,才能作为确定事实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确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即使未经对方同意录制谈话取得的信息,除非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否则录音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使用离婚证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当事人提供的录音证据是真实的。2、录音证据的合法性。3、对方承认录音材料,或者提出反驳但没有足够的证据,反驳理由不成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2人已浏览
562人已浏览
5,992人已浏览
5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