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职业年金与养老金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中国的职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国家...
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领取养老金是没有区别的。 但是养老金在计发上有区别,但是不关户口的关系,是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 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只要员工在退休前累计缴纳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交15年或者20年首先说明满足了领取的一个条件。年限不同的唯一区别就是退休后领取的数量不同,交20年的领取的养老金相对于就多一些。这是因为养老金领取的数额和缴费基数与缴费年限有关: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以上就是“职工交15年和20年社保养老金的区别”全部内容,因此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大,养老金领取的就越多。
一般我们说的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保险。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起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1.首先,由于改革不同步,致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金缴费与待遇计发方面差距过大,而责任划分不清及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负担比重失衡,则使制度的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2.目前公务员退休金替代率在70%以上,属于偏高,这是单一层次制度安排的结果。企业职工在改革前的退休金替代率也同样偏高。但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后,当初设计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双层架构并未实现,即企业年金并未普遍建立。 公务员保留了退休金的偏高替代率,企业职工降低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又未补上企业年金,两大群体的待遇差距就持续拉大了。 3.其次,当初设计养老制度之时,养老方面的红利就有所倾斜,也就是以权力为中心向外的辐射,其距离权力近得到更多的养老待遇;而企业相对离政府权力远了些,养老待遇自然就差了一些。即便同样是企业,也可以按央企,集体企业的区别而有着不同的养老待遇。 就公务员养老金,如果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差别也很大。比如,退休金发放标准过度依赖行政级别,轻视供职年限,这对公务员也十分不公平。甚至有的地方存在“账外”退休金,各种补贴也不一样。 4.再者,企业连涨九年养老金抵不上机关和事业单位涨一次,原来的差距不但没缩小,新的差距又在加大。旧的矛盾没有很好地面对、梳理、调整、化解、解决。新的矛盾还在现行政策中不断涌现,仅企业在地域、行业、工种、职称等方面又形成了新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全国企退平均工资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差距将近一倍,有职称和没有职称的职工退休金相差也高达一倍以上,垄断行业和普通企业退休金差距更大,按现有调整政策发展下去,企业内部的退休金又将出现新的多轨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7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1,752人已浏览
1,2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