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定罪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
从目前我国刑法的法律规范分析,可作为打击网络谣言法律渊源的有两类: 1、针对网络谣言可以直接适用,直接可适用的罪名主要有:诽谤罪、寻衅滋事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谎报危险、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危险、疫情、警察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二)投入虚假爆炸性、毒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十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行为人传播网络谣言的,可能会涉嫌诽谤罪、寻衅滋事罪、侵犯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罪行,但还是需要按照具体情形进行分析。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或者知道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98人已浏览
489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4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