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建议首先向肇事司机要求民事赔偿,赔偿标准是按本人工资计算,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食宿费,精神损失费,残疾赔偿金等. 在获...
1、怎么赔偿看交警鉴定看责任认定。 2、保险公司赔付看保险合同的约定。 3、全责就是全责方保险公司赔付。 4、赔付金额在定损范围内赔付。 5...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全责任保险公司一般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在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相关费用。主要包括医疗费用、工作延误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住院食品补贴、必要的营养费用;残疾保险补偿项目还增加残疾补偿、残疾辅助设备费用等。
(一)报案要及时出现交通事故后,首先就要保护现场、抢救人员并及时电话报案。 (二)证明要提供齐全报案后应当提供以下证明或单据:在有效期内的保单正本;被保险人身份证;经过年检合格的被保险车辆行驶证;发生事故时驾驶人的驾驶证,此驾驶证必须经过年审合格并确定在准驾车型范围内;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提供交管部门出具的事故证明;属于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提供相应的事故证明;因事故而产生的损失清单以及有关的费用单据。法律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在赔付了被保险人的损失后,保险公司是有权向真正的肇事方索赔的。而且被保险人不能认为反正自己已经获得了赔偿,不想太麻烦就拒绝帮助甚至阻碍保险公司向真正的肇事方索赔。小事故有小事故的解决方法,大事故有大事故的麻烦,保险不是万能的,超出限额还是要自己掏钱赔付的。
一、财产损失赔偿项目 (一)直接财产损失 (二)间接财产损失 1、停运损失。 2、不予赔偿和有限赔偿间接损失。(乘客可得的间接利益损失超过了承运人可预期的范围的,以承运人所得运费为限赔偿。二、具体赔偿项目 (一)医疗费(一审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医疗费=医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费用 (二)误工费(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1、有固定收入的,按固定收入计算。 2、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 3、受害人不能证明其最近三年收入的,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三)护理费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报酬标准*天数 (四)交通费(就诊、转诊、购费、购辅助残具、参加丧葬)交通费=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 (五)住宿费(到外地就医、配置残疾辅助器具、伤残、死亡亲属参加交通事故处理、办理丧葬事宜等费用)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天数 (六)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费标准*住院天数 (七)营养费营养费=医疗机构酌情建议的数额 (八)鉴定费(伤残鉴定费) (九)残疾赔偿金 1、赔偿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2、赔偿期限:①未满60岁,自定残日按20年计算。②60岁以上,每增加1岁,从20年中减1年。③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1)60岁以下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赔偿指数 (2)60岁-74岁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3)75岁以上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伤残赔偿指数 (十)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 (十一)被扶养人生活费 1、赔偿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 2、赔偿期限:①未成年人,计算至18岁。②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岁以上,每增加1岁,从20年中减1年。③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3、赔偿限额:被扶养人有数人,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1)18岁以下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18-60岁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年]/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3)60-74岁被抚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4)75岁以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年]/对被扶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注:如果受害人死亡的,不需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十二)丧葬费丧葬费=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十三)死亡赔偿金 1、赔偿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当事人户籍区分城镇还是农村;也有按经常居住地区分的) 2、赔偿期限:①未满60岁,自定残日按20年计算。②60岁以上,每增加1岁,从20年中减1年。③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三、精神损害抚慰金 1、请求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之外,还可以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 2、受害人只能在侵权诉讼中提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 3、不能单独提起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赔偿数额的确定赔偿数额=损失数额*过错比例过错比例: ①主要责任——51%-99%。 ②次要责任——1%-49%。 ③同等责任——50%。 ④全部责任——100%。 ⑤无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4人已浏览
367人已浏览
5,735人已浏览
3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