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区别不大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 主要原因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
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不是无效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主体不适格签订的合同。即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合同。例如,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签订违法违规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即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即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7、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
1、待定合同不是无效合同。 2、待定合同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合同。 3、对于效力待定的合同,一般又称为效力未定合同。 4、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如果合同没有违反有效性的强制性规定,则合同不一定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对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或者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