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民诉法解释》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开始计算。但人民法院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的条件 (1)有明确的被告; (2)有明确的诉讼请求; (3)有明确的损害后果; (4)原被告双方确立了明确的医患关系; (5)受诉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 2、原告起诉时应当准备的材料 (1)原告的身份证明; (2)被告的主体证明; (3)起诉状; (4)医疗病历资料; (5)损害后果的证明资料; (6)6原告发生各种经济损失的证据材料。 3、原告起诉时应当交纳的费用 (1)诉讼费:根据原告起诉标的大小而不同; (2)律师费:依据原告与律师签订的《聘请律师合同》确定。 4、原告(指患方)胜诉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 (1)有明确的损害后果; (2)医疗行为存在过错; (3)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在诉讼时效内。 5、原告(指患方)的举证责任 (1)原告(患方)与被告(医疗机构)存在医患关系; (2)有损害后果。 6、被告(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1)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2)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7、证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途经 (1)法院根据审理直接认定; (2)通过医疗事故鉴定; (3)通过司法鉴定。 8、法院可以直接认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情形 (1)医疗机构举证不能,如病历丢失,被证明病历虚假,超过举证期限不举证等; (2)医疗机构对重要的医疗风险不履行告知义务; (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非法行医,如无上级医师指导的实习医师独立诊治病人造成损害后果; (4)提供不合格的药品或医疗器械; (5)医疗过错非常明显的,如超药典剂量用药造成损害后果的,应当做药物过敏实验而未做的,护理人员打错针或发错药的,开错手术部位的等; (6)其他。 9、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时计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距医疗行为已超过20年的法律不保护; (2)诉讼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一年时效; (3)诉讼前进行过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的,可以自书面协商或调解不成日计算一年时效。 10、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超过诉讼时效即意味着原告直接丧失了胜诉权,即使医院存在明显的重大过错,也可以免除医院的赔偿责任。 11、诉讼中的举证期限 (1)法院的举证通知书确定了举证期限; (2)举证一般在法院开庭前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12、超过举证期限举证的法律后果 (1)法院不组织质证,证据失去了证据意义,可能导致败诉; (2)相对方同意的,可以质证,但可能性极小。 二、
因发生医疗事故而告医院,涉及的情况较复杂,需要具体分析,例如,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2、诉讼。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所以在首次开庭这一阶段患方应把握好机会,认真仔细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尽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排除出有效证据之外。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个医疗纠纷诉讼的大局。说白了,打医疗纠纷诉讼其实就是打医疗事故鉴定!患方应认真对待,向专家小组提交的《陈述书》内容应尽可能详细陈述医疗经过,同时着重指出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哪些过失,违反何种诊疗规范。医鉴会的专家们其实也是各医院的主任医师、医学教授,他们对医院一方有着天性的维护,故患方在《陈述书》中应一针见血明了的指出医方存在的诊疗过错,不给专家小组回旋的余地;如果患方在《陈述书》中不能指出医方明显过错的话,专家们往往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作出对患方不利的鉴定结论,这就象民事诉讼中不诉不理的原则。4、赔偿款的确定。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来后,如认为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到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如某患者被确诊为癌症晚期,死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尽管医方的诊疗失误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但如要求医方对患者的死亡负全部赔偿责任也是不合理的,法院也不会支持。所以患方应实事求是的分析医方过错程度来确定赔偿额,避免盲目索赔,导致自己承担过多的诉讼费用。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2、因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3、医务科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及时做好登记,并向当事科室了解情况,与科室主任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请患者就问题的认识和要求提供书面材料,医务科调查落实后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分管院长汇报,与患者协商处理意见,如患者接受,处理到此终止。 4、医务科无法解决的医疗纠纷,建议患者或家属按法定程序进行医疗鉴定。患方不鉴定、不起诉、也不听解释,采取违法行为对我院正常医疗秩序构成影响的,依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上报县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6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