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约定解除其灵活性一般较强只要不违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效力性的禁止性规范,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一般都可生效。双方约定解除的自双方约...
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为: 1、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约定了合同解除的条件; 2、该合同根据其性质是可以附条件解除的; 3、该条件是可以在将来实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这一个月是公司考虑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期限。公司如果确实需要你,你最好等到合同到期。合同到期前一个月你提出到期不再蓄签,公司不能阻拦。 2。现在许多人都是交完辞职报告一个月就走。如果公司不配合的话,可以将你按自动离职处理。你再调动很麻烦。还可以起诉接纳你的新公司。
合同生效时间前取消一般不会构成违约。但是,可能会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的前提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但是,合同不能用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才能解除。 (二)与主要债务履行有关的情况有两种: 1、预期违约 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2、迟延履行 指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 (3)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指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 (4)不定期合同。 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在合理期限前通知对方。 (五)在不属于双方过错的情况下,因情况变行合同不公平的,当事人也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但此时当事人不当然有解除权,必须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裁决才能解除合同,决定权在法院或仲裁机构;而且必须先协商,协商不能提出。 (六)双方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解除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762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6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