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 和我们签订拆迁协议的一定要是拆迁人,具有法人资格,否则合同的签订会因为主体不明确、主体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面临无法履行的风险。 2、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要明确: 拆迁协议里必须明确的内容有: 第一、补偿款的总金额及各项补偿内容。 第二、补偿款的支付时间及支付方式。 第三、安置房、安置土地的面积及具体位置、土地性质。 3、约定违约责任: 一般来说,拆迁人答应的补偿条件,尤其是落实到合同条款的补偿条件,基本上都能实现,但是也应当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也是从合同条款的角度去督促拆迁人今早的履行合同。 4、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 5、审查拆迁补偿合同是否对我们有不利的因素,有不公平的条款。
1、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 和我们签订拆迁协议的一定要是拆迁人,具有法人资格,否则合同的签订会因为主体不明确、主体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面临无法履行的风险。 2、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要明确: 拆迁协议里必须明确的内容有: 第一、补偿款的总金额及各项补偿内容。 第二、补偿款的支付时间及支付方式。 第三、安置房、安置土地的面积及具体位置、土地性质。 3、约定违约责任: 一般来说,拆迁人答应的补偿条件,尤其是落实到合同条款的补偿条件,基本上都能实现,但是也应当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也是从合同条款的角度去督促拆迁人今早的履行合同。 4、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 5、审查拆迁补偿合同是否对我们有不利的因素,有不公平的条款。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订立拆迁补偿协议的主体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 1、由于被拆迁房屋分为私有房屋和公有房屋,所以当拆迁对象为私有房屋时,拆迁人应当与房屋所有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而当拆迁对象为公有房屋时,拆迁人则应当与房屋使用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当房屋拆迁的对象为租赁房屋时,所涉人员范围较复杂,拆迁人应当与房屋所有权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2、房屋征收部门的主体可以是谁。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是事先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部门。 3、村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列明的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 (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6)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村委会不属于政府下属部门,其职能也不包括房屋征收拆迁。加之,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属于行政合同。因为,它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利用自身相应特权与被征收人协议,双方的地位不平等,且遵循的是行政规则。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农村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所理解到的拆迁补偿发放就是以货币的形式来进行,但实际上在此之前还需要进入很多的环节,比如说签订一些征收协议的,在签订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起见,必须要将所有的约束条文都看清楚之后再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