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合同的无效。合同的无效是指合同虽已订立,但在法律上不发生任何效力。 二、合同的解除。保险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基于合同成立后所发生的情况,...
保险合同存在欺诈胁迫、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等情形,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后保险合同自始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变更情形有: 1、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致使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法全面履行,需要作出修改; 2、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转产,原来的组织仍然存在,原签订的劳动合同也仍然有效,只是由于生产方向的变化,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与发展变化的情况不相适应,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改; 3、上级主管机关决定改变企业的生产任务,致使原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有关产量、质量、生产条件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作出相应的修改,否则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4、企业严重亏损或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确实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规定; 5、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对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作出变更,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
信托合同变更包括主体的变更,如下: 1、委托人的变更委托人是唯一受益人的,委托人或者其继承人可以解除信托。信托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委托人的变更是指委托人地位的继承,委托人的地位可以由其继承人继承。 2、受益人的变更设立信托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可以变更受益人或者处分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 ①受益人对委托人有重大侵权行为; ②受益人对其他共同受益人有重大侵权行为; ③经受益人同意; ④信托文件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①项、第③项、第④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可以解除信托。
当劳动合同出现履行障碍时,法律允许双方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调整和变更原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双方可以变更本合同:1。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双方协商一致的;2、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双方协商一致的;3、劳动合同因不可抗力无法完全履行的。4、劳动者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他们的职位不适合他们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提高到一定水平,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或继续履行原合同规定的义务,对劳动者明显不公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劳动合同的变更应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持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88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9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