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法律对监护人的顺序有如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若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顺序,既可保护在先顺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规避监护义务。同时允许监护人依其协议决定何人实施监护,这就是顺序的制度价值所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监护人顺位的法律规定: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第一顺位父母,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第一顺的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 3、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的,可以担任监护人。
法定监护人的顺序由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但法定顺序可以依监护人的协议而改变,前一顺序监护人无监护能力或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权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监护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法定监护的相关知识,首先法定监护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其次法定监护的顺序是按照《民法典》第27、28条的规定。最后监护的设立方式有法定监护、指定监护以及委托监护。如果您在这方面还有任何的疑问,请您来电咨询,我们的律师将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为您详细解答。
法定监护人顺序是: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当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管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但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90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