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中止的情形主要有六种,在《民事诉讼法》第150条中有明确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 1.客观性作为民事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作为证据事实,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以真实而非虚无的、客观而非想象的面目出现于客观世界,且能够为人所认识和理解。 2.关联性指民事证据必须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这种事实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关联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1).直接的联系,如事实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事实本身就是待证事实的一部分; 2).间接的联系,如事实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事实能够间接证明某一待证事实成立。 3.合法性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的适用过程和程序也必须是合乎法律规定的。
凡是能够证明应该给予赔偿的事实依据都可以作为索赔的证据。 一、一般赔偿事由:侵权赔偿、服务损害赔偿、产品质量赔偿、人身伤害赔偿、违约赔偿……应该给予赔偿、可以索要赔偿的情形很多,几乎涵盖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根据具体情形确定。 二、证据的价值:作为证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说明问题,能够印证某一事实的存在性,与客观事件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必须能够反映客观真实性。这其中包括直接证据和旁系证据。直接证据就是不需要其他旁证相关联,直接就可以说明问题、证实事实。旁系证据则需要与相关其他证据并联、串联在一起使用,起到一种辅助证据的作用。如果不能与事实本身相关联,则没有证据价值。 三、《民诉法》规定的证据范围: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8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865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