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无论是行政赔偿,还是刑事赔偿,既然是应赔偿请求人的请求对赔偿争议进行裁决的司法活动,就应当遵守司法程序的一般规则,赔偿的一般程序是:(1)提...
无论是行政赔偿,还是刑事赔偿,既然是应赔偿请求人的请求对赔偿争议进行裁决的司法活动,就应当遵守司法程序的一般规则,赔偿的一般程序是:(1)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的原则和基本制度的问题其实是有相关的规定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规定也是非常的明确的。行政方面的案件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关系是非常的大的,所以说我们了解相关的法律内容是由非常重要的帮助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国家规定了的原则基本上是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
行政赔偿程序是指受害者提出的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的步骤、方法、顺序和形式要求。受理行政赔偿案件的程序如下:(一)申请赔偿和受理立案:1。政策法规部门是我局行政赔偿案件的受理机构,负责对赔偿请求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2、请求赔偿应由请求人填写《行政赔偿申请登记表》。特殊情况不能书面提出的,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机关承办人填写并作出笔录,由当事人签字。(二)审查:1。赔偿申请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赔偿范围。2、是否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关于不予赔偿的规定。3、请求人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4、是否应由本机关赔偿。5、赔偿请求是否过时。6、请求赔偿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3)行政赔偿案件的办理:1。对于已立案的行政赔偿案件,由案件受理机构送相关业务部门审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案件受理机构直接办理。2、承办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对赔偿请求提出赔偿或不予赔偿的意见,并与相关材料一起报送政策法规部门审核。3、政策法规部门的意见应在十日内审核,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批。行政赔偿的执行: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执行赔偿决定。4、司法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赔偿条件并决定赔偿的,应当制作《行政赔偿决定书》。5、不符合法定赔偿条件,决定不予赔偿的,制作《不予行政赔偿决定书》。《行政赔偿决定书》和《不予行政赔偿决定书》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署,加盖机关印章,送达赔偿请求人。6、对本机关不承担赔偿义务的申请,应当通知赔偿请求人向有赔偿义务的机关提出。赔偿义务人是其他司法行政机关的,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移送有赔偿义务的司法行政机关。《国家赔偿法》第六条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受害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赡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受害者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
行政赔偿请求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1)原告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作为受害人的公民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作为受害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原告。 (2)有明确的被告。行政赔偿诉讼的被告是执行行政职权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及其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原告提起赔偿诉讼,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诉讼请求,提供有关证据材料。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赔偿争议必须属于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赔偿诉讼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管辖适用行政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 (5)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这是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前提条件。 (6)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起诉。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赔偿请求的时效为2年,从侵害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对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应当在赔偿义务机关处理期限届满后的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并请求赔偿的时效按照行政诉讼的规定进行。首先既然是属于行政赔偿的,肯定要求赔偿的主体是属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赔偿肯定是因为国家行政机关人员在执法的过程当中,存在职务违法的行为,并且给当事人造成了损害后果,而且损害行为和损害后果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这四个方面就是行政赔偿责任的主要构成要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3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