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住院病历(本院、外院),MR、DR、CR、CT等影像资料,门诊病历(本院、外院),化验单,心电图,B所有病历,如超,光盘资料。...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二、证明双主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门诊、住院病历、医疗费发票等。 三、证明损害的事实发生的证据: 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4)当事人为医疗纠纷中死者亲属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包括户口卡、当地派出所证明等)。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 如门诊、住院病历、医疗费发票等。 3、证明损害的事实发生的证据。 (1)医生诊断证明或伤残证明; (2)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报告或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医疗专家意见。 4、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5、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以上是由ask.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疗损害诉讼时效是怎样确定的、要求医疗损害赔偿,需要提供什么证据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若有其他问题,欢迎登陆ask.com官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
医疗损害赔偿标准规定。(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束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支付。(二)错误劳动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根据本人因错误劳动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年度员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没有固定收入的,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上年度员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员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护理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负责人护理的,按医疗事故发生地上年度员工年平均工资计算。(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残疾等级,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期残疾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60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的70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6)残疾用具费用: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由医疗机构证明,按普及型器具费用计算。(7)葬礼费用:按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葬礼费用补助标准计算。(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满16岁但没有劳动力的,养育20年,但60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的70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九)交通费:根据患者实际需要的交通费用计算,根据证明书支付。(十)住宿费: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员工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按证书支付。(十一)精神损害赔偿金: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的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以下六种情况不属于医疗事故:(一)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紧急医疗措施救助危险患者的生命造成不良后果的;(二)在医疗活动中因患者的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事故的;(三)在现有医疗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料或不可预防的不良后果的;(四)无过失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五)因患者原因延误诊疗造成不良后果的;(六)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医疗费用按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证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的医疗费用。结束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支付。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证据有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等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 第一、二项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二)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294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2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