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提起上诉,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
1、原案当事人必须提起上诉;2、必须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3、必须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4、必须提出上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有适格的上诉人被告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2、符合法定的上诉期限: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上诉人在上诉期限内要求撤回上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上诉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后决定是否允许撤诉。一审和二审的开庭时间都是法院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在开庭之前,也会及时通知公诉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准确的开庭时间的。另外就是犯罪嫌疑人一定要注意,上诉的话也要在法定时间内提出。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抗诉条件有: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3)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枉法裁判行为的。
申诉是宪法规定的权利,没有条件限制。但是投诉是否可以接受,接受后是否可以更改,是否具有实质意义需要相关机构判断,做出决定。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投诉分为两类:一类是诉讼上的诉讼,是指当事人、受害者及其家属或了解案件情况的其他公民,认为人民法院已经作出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错误,要求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依法处理和纠正的行为。二是非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因本身的合法权益问题不服行政部门的处理,处罚或纪律处分,而向该部门或其上级机关提出要求重新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2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