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
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人身自由、住宅权、受教育的权利等第二章所规定的内容。《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宪法为公权力的行使划定了界限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但少数官员并不敬畏公权力,尊重人民,如果不对公权力进行约束,就会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在限制公权力方面,宪法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运行规则,并为公权力建立了多种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外,宪法还通过列举公民基本权利的方式对公权力进行限制,公民权利的界限是公权力止步的地方(2)宪法规定了公权力机关对人权的积极保护义务尊重和保护人权,这不仅是公权力机关的首要目标,也是其拥有和行使公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宪法不仅禁止公权力机关侵犯公民权利,而且规定其应当履行对公民权利的积极保护义务有权责任,宪法授予公权力机关的权力既不能被滥用,也不能以不作为的方式怠于行使,也就是说,宪法不仅要使公民权利免受侵害,还要为公民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例如,宪法第42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3)宪法划定了公民基本权利行使的界限和权力,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随意行使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通过这一条规定,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进行了必要的限制。例如,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权,但一旦公民言论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保护提供支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规定:所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因此,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直接关系到其他法律对公民具体权利的确认和保障。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权。 (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 (6)受教育权。 (7)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8)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中国1982年宪法确认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身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宗教信仰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或检举及取得赔偿等人身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休息权、伤老病残有获得物质帮助等社会经济权利;受教育权和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男女平等权,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等。中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83人已浏览
865人已浏览
341人已浏览
7,0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