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诉讼的执行包括对行政裁判的执行和对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 1、对行政裁判的执行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
再审期间一般暂停执行,但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费或社会保险待遇的案件不得暂停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人民法院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状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起诉的内容和形式,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裁定。人民法院通过审查起诉,可以查明当事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及时发现和制止滥用诉权,从而保证当事人正确行使诉权,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因此,审查起诉是受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时,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进行审查,在审查起诉时,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进行审查,准确把握相关规模。审查内容主要是上述起诉的一般条件、时间条件和程序条件。此外,人民法院还应查明以下情况:1。起诉人是否重复起诉。以下两种情况属于重复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是起诉人已经撤诉或者经人民法院裁判,但以同样的事实和理由再次向法院起诉;二是起诉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后,起诉人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2、诉讼标的是否受到生效裁判效力的约束,即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在其他有效行政判决中得到确认。如确认,当事人再次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三、起诉状是否符合形式要求。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应当以书面形式起诉,起诉书应当载明起诉人、被告的有关情况、诉讼请求、起诉理由等。审查结果人民法院审查起诉后,应当作出以下处理:1、符合起诉条件的,受诉法院必须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立案。一旦立案,就有两种法律效力:一方面,被诉法院不仅取得了审判权,还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起诉人和被告人分别取得了原告和被告的诉讼地位。2、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受诉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起诉人可以在收到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3、起诉条件不足的,受诉法院可以要求起诉人限期补正。起诉人补正后,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4、根据《行诉法解释》,受诉人民法院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起诉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这项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同时,为了解决我国实践中部分法院在7天内既不立案也不作出裁定,影响起诉人诉讼权利行使的问题,《行诉法解释》还规定,起诉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或者起诉,上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受理后可以移交或者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也可以自行审理。
如果当事人要在行政诉讼中申请法院禁令的,可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体是: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在民事、经济案件中,当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以国家的强制力保护自身权益得以实现。在申请法院执行的同时应当向法院提交以下文件和证据:(1)执行申请书和有关法律文书;(2)还应当提供确切的对方可供执行的财产、存款,以及其他执行标的物的存放、存储地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321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