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申请执行要在两年内提出,如果超过两年在提出,法院将不支持当事人的执行申请,但是如果在这两年内发生了法定的中断或中止的事由,两年的期间可能会暂...
中止执行没有期限,中止事由消失后即可恢复。一般来讲,只要被执行人有执行能力,都可以恢复执行。如果已经申请了法院强制执行,而被执行人没有财物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 申请的期限为: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 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中止执 行的情况依《民事诉讼法》第234条第1款第5项规定作出裁定,包括 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5种情形。 如果你申请强制执行已经立案,法院依法应在6个月内执行结案。 上述《规定》还明确了上级人民法院依法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结案的,应当制作裁定、决定、通知而不制作的,或应当依法实施具体执行行为而不实施的,应当督促下级法院限期执行,及时作出有关裁定等法律文书,或采取相应措施。 也就是说如果你申请的强制执行已经立案,那么你可依法向上级人民法院请求其督促一审法院尽快执行。 但是如果你的申请强制执行没有立案,那么请再次与强制执行庭交涉,尽快立案。
在中止行政复议后,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应暂停计算;等到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再由行政复议机关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并继续计算复议机关应当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限。
非诉执行案件比一般的执行案件难度更大,法院的积案压力很大。一是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如社会抚养费案件,凡是申请到法院执行的基本上都是生活困难的超生户,执结率很低。二是逾期滞纳金数额与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差距过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根据这一规定,被处罚对象收到处罚决定后如果既不申请复议也未起诉,待其法定起诉期届满行政机关立即申请执行的,加处罚款已是主罚的2.25倍;若等到申请执行期限届满时申请执行,其加处罚款就高达主罚的7.65倍。由于法律没有确定加处罚款的最高限额,那些主罚金额较大的逾期滞纳金数额相当庞大,有的已超过本金甚至是本金的数倍,使被处罚人无法承受,已不符合处罚的本意,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对此,有的法院不管滞纳金只执行罚款主金额,或者在非诉行政行为双方同意下减少执行金额。三是部分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合理性问题,被执行人抵触情绪大。一些具体行政行为具备合法性,但显失公正,如行政处罚畸轻畸重,与被处罚人的实际违法行为不相符;行政机关对同类性质、相同情形的违法者作出相差较大的罚款处罚等,而人民法院对此不能审查。此外,行政处罚缺少必要限度,影响了被处罚者的基本生活,如对一些经济困难户、下岗工人、老弱病残户等弱势群体偶然违法经营也严格予以处罚并申请法院执行,还有一些对贫困户的拆迁申请执行可能会导致被执行人无家可归,这些案件被执行人对法院的执行工作十分抵触,难以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6人已浏览
1,492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