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犯罪中止需要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如果中止犯罪,不造成损害,应免除处罚的损害,应减轻处罚。由此可见,我国采取了必免减...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止犯罪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处罚。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中止犯没有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由此可见,我国采用了必免减制。因此,是否造成损害是免除和减轻中止犯处罚的依据。(1)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必须免除或减轻处罚,处理中止犯时应当考虑损害结果。既不能和既遂犯同样处理,也不能和逐犯同样处理。(2)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应引用刑法总则第24条和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体现在犯罪中的中止形式。(3)根据不同情况掌握中止犯的从宽处罚。
1、中止犯,无损害的,免除处罚。特别是预备阶段中止,社会危害较小,多数情况下应免除处罚。二、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3、处罚中止犯罪时,除了客观上是否造成危害和危害程度外,还应看中止犯罪的动机。《刑法》第二十二条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准备犯罪。对预备犯,可比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是犯罪未遂。对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中止犯罪。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一、犯罪中止要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考虑到对犯罪分子判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既然犯罪分子自动放弃了犯罪,又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说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已经消除或者减弱,罪犯已经悔罪,容易接受改造,处理上应当进一步从宽;同时,规定较轻的处罚,有利于鼓励犯罪分子中止犯罪,以减少犯罪的社会危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