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非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处; 2、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办案机关指定的居所。 对于办案机关指定的居所,刑诉法和刑诉诉讼规则只...
1、非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处; 2、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办案机关指定的居所。 对于办案机关指定的居所,刑诉法和刑诉诉讼规则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对犯罪嫌疑人执行监视居住的场所应当是犯罪嫌疑人在办案机关所在地市、县内生活的合法住处或者是根据案件情况,为犯罪嫌疑人在办案机关所在地市、县内指定的生活的居所。公安机关不得建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对犯罪嫌疑人变相羁押。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公安机关其他工作场所执行监视居住。
对嫌疑犯监视居住的地方,嫌疑犯在事务所所在地市、县内生活的合法住所或者根据事件情况,嫌疑犯在事务所所在地市、县内指定的生活所在地。公安机关不得设立专门监视居住场所,拘留嫌疑犯。不得在拘留所、行政拘留所、拘留室或公安机关其他单位监视居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监视居住未完全剥夺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监视居住期间,不得折扣刑期。该条的规定表明,监视居住的场所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另外一种是指定的场所,如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的场所指定为宾馆等场所,都属于法律规定的可以采取监视居住的场所,这种强制措施不仅是名义上的监视居住,其性质也依然是监视居住,并未完全剥夺和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其强制的程度毕竟不如拘留,逮捕等羁押措施,因此,监视居住期间不能折抵刑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9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