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
我国的《劳动法》中没有对产假的天数进行规定,只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向职工发放工资。关于女职工产假的规定,规定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劳动法规定流产假为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若女员工是未婚先孕流产的,不享受流产假期,女员工能提供医疗证明的,可以按病假待遇处理。
根据最新《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女职工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这90天包括:产前休假15天,产后休假75天。而且(《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八条)女职工常规产假为90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新劳动合同法没有具体规定。具体实施情况各地不一,一般为0-30天(注:有些地方没有晚婚晚育产假),建议参考当地计划生育条例。此外,除法定产假外,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另行规定产假时间,但不得违反劳动法的规定。
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休产假的一般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3,269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