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因病退休,从病退手续的下个月开始领工资。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连续工作年满10年,医院证明,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
病退从办理病退手续的次月开始领工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争取今年完成方案制定,后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从2020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前提,是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已经实际发生。工伤事故发生后,如果伤害后果尚未发生,上述工伤认定申请主体无法预知是否会产生伤害后果、会产生什么样的伤害后果,也无法预知伤害后果会引发什么样的损失,当然也就无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此,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当认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即为工伤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之日,而不是工伤事故发生之日。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开始算起,时效期间为一年。如果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40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3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