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针对违法行为产生的损害用赔偿,对于合法行为造成的损害用补偿。...
两者法律含义不同,赔偿意味着赔偿方存在法律上的过失,如侵权或者违约,需要承担赔偿对方全部损失的法律后果,包括精神赔偿; 而补偿而意味着补偿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在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经济赔偿金则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费用,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一、赔偿与经济补偿有什么区别?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二、经济补偿和赔偿不同时适用的情况关于经济补偿和赔偿能否同时适用的问题,最有争议的是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本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此,有人认为应该支付三倍的经济补偿,也有人认为只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笔者认为,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只需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即可。由于第四十六条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是合法的,没有违法的,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是处理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两者并行,适用于合法情况和违法情况。所以第87条的情况只适用2倍。
区别如下: 1.主体不同。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即国家是赔偿责任的承担者,个人赔偿的主体是民事主体。 2.发生基础不同。国家赔偿发生在国家权力的动作过程中,由国家侵权行为引起;而个人赔偿则由侵权行为引起,发生在民事活动中,与公共权力的动作无关。 3.归责原则不同。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主要是违法原则;个人赔偿归责原则主要是过错原则。 《国家赔偿法》第2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3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