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拖欠工资工资有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
追讨拖欠工资有期限。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有欠条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因此,可以欠条为证据,直接到法院告单位,让单位支付拖欠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部门劳动争议调停委员会申请调停,如果不能调停,当事人要求仲裁,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必须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申请。”由此可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的必经程序。故此,劳动者可以在公司拒绝支付工资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按规定支付所拖欠的工资。
当地人社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服仲裁可以起诉。准备劳动仲裁书面申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28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仲裁申请,根据申请人数提交复印件。 仲裁申请书应注明以下事项 (一)工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职场和地址、使用者姓名、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 《劳动合同法》 第85条使用者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命令期限内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支付差额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人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4)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按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四)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按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6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