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中的认定流程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立即拨打122报警电话,交警接警后到达现场并对现场进行调查,如果肇事者逃逸的,未查获者,自查...
工伤认定材料如下:一、受害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个人申请(写明事故经过和所受伤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现场及用人单位对伤害事故是如何处理的,是否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事故的处理程序1、进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于1年内提出申请。2、对工伤认定不符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3、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4、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5、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付。6、鉴定结论作出1年内,情况发生变化的,可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并根据新的鉴定结论进行赔付。申请工伤认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必须以后,如有不服才可进入诉讼程序。仲裁之前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向劳动部门申请。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鉴定,理赔。
1、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 2、根据劳动法以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车祸能否认定工伤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一定的因素和具体实践作判断。 3、由于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而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为工伤。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程序(一)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为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1.用人单位应当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一种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对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而言,是一种权利。用人单位有可能因工伤保护意识淡薄、法律认知错误、工作人员疏忽失职等原因,而怠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错失工伤认定申请的时机,从而影响员工或者其近亲属的工伤权益。更有甚者,有的用人单位根本就没有为本单位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为逃避工伤保险责任,就会故意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此,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下,均有权直接向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此可见,将受伤害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列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主体,是对受伤害职工权益的进一步保障,也是对用人单位漠视、甚至侵害职工保险权益的必要防范措施。用人单位未在交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即用人单位应当负担职工所应享受的全部工伤待遇,包括已参保职工原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部分。(二)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机构及时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机构为统筹地区的保险行政部门。按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交通事故工伤,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交通伤害事故的,由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工伤认定。(三)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1.工伤事故的通知劳动者发生交通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及其参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交通事故伤害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情况下,自交通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有权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285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