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主体是指依法实施危害社会、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对象是指受中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
主要包括如下几类:(1)物。法律上所说的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人物和人造之物。(2)行为。在法律关系客体的意义上,行为指的是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主体的范围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授权的行政机关。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集体合同需要审查以下内容:(一)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二)集体协商程序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三)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否与国家规定相冲突。
1.利权(PatentRight),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我国于1984年公布专利法,1985年公布该法的实施细则,对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2.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的主体即专利权人,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人。3.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的客体,也称为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是指依法应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根据我国专利法第2条的规定,专利法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授予专利权的条件4.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满足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实质条件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自身必须具备的属性要求,形式条件则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文件和手续等程序方面的要求。此处所讲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仅指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7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2,2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