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时效中断。一般认为,行政诉讼没有时效中断,因为行政诉讼关系到公共秩序,强调效率,但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更容易延误起诉期...
行政诉讼时效是不能中断的,因为行政诉讼的特点及《行政诉讼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决定了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不会因《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案件诉讼时效中断后就不可以起诉了,《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对行政诉讼适用时效中断作出的排斥性规定,阐明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不会因《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定事由出现而出现诉讼时效中断问题。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一般不能中断。法院一般不接受当事人超过诉讼期限提起的行政诉讼。但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有限期内起诉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断。
撤诉不一定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对起诉后又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实践中存在不同看法。一种是肯定观点,理由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另一种是否定观点,理由是:根据法理和民诉法上“诉的撤回,视同未起诉”的诉讼规则,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还有一种观点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告起诉后,如法院已将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则不论被告是否应诉,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如法院尚未将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原告就撤诉,因被告收到原告的要求,应视为原告未起诉,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8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