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1981年6月22日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试样)的通知》(民[1981]优49号):“一次抚...
现役军人死亡时,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向其遗属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见义勇为牺牲抚恤金标准统一提高至50万元以上 2012年07月27日 12:39:32 来源:14【字号:大中小】【打印】【纠错】 抚恤金提高至50万元以上,负伤人员先救治后收费,子女入学将有优先待遇,就业优先安排、个体创业给予优惠……昨天,民政部、教育部等7部委下发文件《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基本生活、医疗、入学、就业、住房等方面的保障作了具体规定,尤其是明确了见义勇为死亡人员抚恤补助政策。 抚恤金统一标准超50万元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英雄在得到精神褒奖的同时,也得到应有的制度保护和优待,充分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见义勇为人员的鼓励和关爱。《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见义勇为伤亡人员抚恤补助政策。按照相关规定,全国统一了对见义勇为牺牲人员的抚恤标准。 对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凡符合烈士评定条件的,依法评定为烈士,其家属按照《烈士褒扬条例》享受相关待遇。不符合烈士评定条件,属于因公牺牲情形的,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抚恤;属于视同工伤情形的,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相当于本人40个月工资的遗属特别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有关规定支付,遗属特别补助金由当地财政部门安排,民政部门发放。 此外,若见义勇为牺牲人员不属于上述任一情形的,则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放一次性补助金。这些补助金,牺牲人员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落实待遇;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会同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发放,所需资金通过见义勇为专项基金统筹解决;尚未建立见义勇为专项基金的,由当地财政部门安排,民政部门发放。 按照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数字,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20倍即为43.62万元;2011年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为2000多元,40倍约为10万元。二者相加,牺牲人员的补助金将达到50万元以上。 低收入家庭优先安排住房 《意见》规定,要积极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住房困难。各级政府要积极解决中低收入见义勇为人员家庭的住房困难。对符合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见义勇为人员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要给予优先安排。 按照保障低收入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要求,对他们的生活苦难进行积极帮扶。其中,对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应按有关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符合相关条件的还可申请相应的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见义勇为人员所得奖金或者奖品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此外,对致孤人员,属于城市社会福利机构供养范围的优先安排到福利机构供养,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纳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对致孤儿童,纳入孤儿保障体系,按照相关标准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 受伤后医院“先救治后收费” 对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医疗机构要建立绿色通道,坚持“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救治。对急危重症的,要优先救治。 因紧急救治发生的医疗费用,有加害人或责任人的,由加害人或责任人承担;无加害人或责任人以及加害人或责任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的,按规定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解决。此外,因负伤造成长期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较重的人员,可通过适当医疗费用减免、城乡医疗救助等方式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致孤儿童的医疗保障,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覆盖范围,符合条件的优先给予救助,参保(合)费用可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解决。 对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凡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落实相应待遇;不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按照《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由民政部门评定伤残等级并落实相应待遇。 个体经营可减免相关费用 《意见》指出,对就业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只要其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优先纳入就业援助,予以重点支持,帮助他们就业、再就业。地方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 见义勇为人员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应优先依法办理证照,有关费用依法给予减免。 子女优先进入公办幼儿园 《意见》还要求,加大对适龄的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受教育的保障力度。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入公办幼儿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要将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适龄子女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对见义勇为人员以及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中考、高考给予一定优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对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以及经济困难的家庭,教育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优先落实教育资助政策。 防范见义勇为被报复 《意见》还要求,公安部门要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力度,防止见义勇为人员受打击、报复或陷害。这将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在人身安全上的后顾之忧。 此外,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不再有户籍区别。《意见》要求,对于见义勇为人员在非户籍地发生的见义勇为行为,事发地政府要积极与见义勇为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政府进行沟通协商,共同做好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也就是说,对于见义勇为人员待遇落实,事发地有义务告知户籍所在地政府,避免待遇落实出现空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落实见义勇为人员的相关待遇,研究解决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民政部最新颁发的标准,从2014年10月1日起、每一位残疾军人上涨了20%。比如新标准八级残疾军人每年抚恤金:①因战:9970一年;②因公:9130一年。 民政部在9月29日颁布的下一年度新的抚恤金标准: 一级因战 60210因公 58310因病 56400 二级因战 54490因公 51620因病 49690 三级因战 47810因公 44930因病 42080 四级因战 39180因公 35370因病 32500 五级因战 30610因公 26760因病 24850 六级因战 23920因公 22630因病 19120 七级因战 18170因公 16260 八级因战 11470因公 10500 九级因战 9530因公 7650 十级因战 6690因公 5730
这些是我翻条令找到的,只有这么多了:《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5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2,730人已浏览
2,8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