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员工因为工伤赔偿问题和单位出现纠纷,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根据员工伤情是需要在伤情稳定之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要求单位支付...
工伤赔偿纠纷如下处理:1、申请工伤认定: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只有确定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纠纷是由于在劳动关系中拟定为工伤的所引起的纠纷行为。根据现行我国《社会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工伤纠纷时候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一,行政争议处理:有关单位/个人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或者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或者对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二、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作待遇争议,按有关处理劳动争议的规定处理。可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协商解决。三、鉴定纠纷处理:工作人员及其近亲或用人单位对劳动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结论之日起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劳鉴委申请再次鉴定。
纠纷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1、申请: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只有确定了具体等级才能确定赔偿标准。 3、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申领由保险基金后向劳动者支付工伤待遇;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余工伤赔偿。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拒不支付,劳动者申请。
1、协商赔偿: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后,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 2、申请调解:如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赔偿事项,可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也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依照劳动仲裁法提起仲裁。提起劳动仲裁,应当先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30日内不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完成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残疾等级。结论是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申请劳动仲裁; 4、提起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6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