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如果通过合法的改制程序,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你们的利益就应当受到保护。同时,原国有企业自然就已经消亡,不在存在。2、一个企业,不应...
从过去几年有关户籍改革的进程看,主要还是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的改革,比如一些地方的小城镇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统一实行居民户口;有的大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企业进行改制时,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的法津、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改制重组方案,以利于改制的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企业改制方案的内容包括: 一、改制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简况。 2、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 3、职工情况包括现有职工人数、年龄及知识层次构成。 二、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企业重组方案 四、下属企业情况下属企业的数量、具体名单、经济性质和登记形式(法人、营业)。 。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应该退休。干部应当上涨5岁。 《劳动法》实施后,企业全部要求实行劳动合同制。因此,在同一企业内,职工的各种身份界限被打破,工人可以通过劳动合同的约定到管理岗位上工作,干部也可以从事一线工人的工作。因此,在认定退休年龄时,劳部发(1995)309号。第75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工人岗位转为原干部(技术)岗位或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原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这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职工被聘干的应当按干部的条件办理退休。 具体到全员劳动合同制问题,由于企业全部受《劳动法》调整,应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因此不存在全员不全员的问题,而事业单位中只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才全部接受《劳动法》调整,应当实行全员合同制,其他单位则可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全员实行合同制。如果没有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工人和干部的划分上就要以档案与人事局审批为准。
1、从纳税的角度考虑。如果现在是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的话,那么改制之后就从交个人所得税变成交企业所得税,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看交哪种税更为合算。 2、从资金角度考虑。如果采用股份制,可能资金的来源会拓宽。 3、从管理角度考虑。可以以改制为契机规范公司管理。 4、最终要的还是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来进行规划。首先应该给企业合理定位,并明确发展方向,看改制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0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1,977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