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邀约一词多用于直销、传销、业务员、商务工作等活动中,特别是业务人员;或是邀约出席嘉宾,邀约前来喝茶、聊天、吃饭、游玩等,把准客户约过来在XX...
1、依法律 合同法第15条中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但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仅限于这几种,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要约邀请和要约的区别,下面我简单回答一下:(1)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性质不同。要约生效后应受法律约束,要约邀请不具有约束力。要约人违反有效要约的,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要约邀请只是当事人准备订立合同的事实。这种行为只是邀请别人向自己发出要约,即使别人做出承诺,合同也不能成立。邀请人撤回邀请,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2)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内容不同。要约是要约人希望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包括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当事人愿意接受要约的意思。而且要约邀请只是希望向自己发出要约,不包括合同的主要条款,也不包括当事人接受约束。(3)不同的对象。要约大多针对特定的相对人,所以要约往往采用对话和信函的方式,而要约邀请一般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所以往往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手段。
1、根据法律规定区分,即如果法律规定某行为为要约邀请或要约,应依其规定处理。我国合同法第15条有此规定。 2、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区分。例如,如果当事人在其订约建议中申明“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就表明其不愿受对方要约的约束,因而属要约邀请;商店在其展示的服装上标示“六折出售”字样及价格,则为要约,如标明为“样品”,则为要约邀请。 3、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加以确定。例如,甲对乙称“我有位于某处的房屋一栋,愿以低价出售,你是否愿意购买”,因没有标明价款,不能认为是要约;若甲明确提出以20万元出售该房屋,则构成要约。 4、根据交易习惯加以区分。出租车停在路边揽客(竖起“空车”标牌),如根据当地规定或行业习惯,司机可以拒载,则此种招揽是要约邀请,反之,则可视为要约。 5、根据订约提议是向特定人还是不特定人发出区分。向不特定人发出者,大都为要约邀请,如商业广告等。
关于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要约是当事人自己发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约邀请则是当事人希望对方当事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的一种意思表示。 要约一经发出,邀请方可以不受自己的要约邀请的约束,即受要约邀请而发出要约一方当事人,不能要求邀请方必须接受要约。 要约的内容应明确,并且具备缔结合同的条件,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主要看合同内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0人已浏览
2,545人已浏览
684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