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卖假药是违法行为,是否判刑视案情而定,可以取保候审。r《刑法》第141条规定,个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
犯罪触犯的是刑法。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的规定,侵害社会关系,从而构成犯罪的行为。每一种犯罪都具备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一定,只有造成严重情节,符合刑法规定的,才能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经过诉讼期限的;(三)被赦免的;(四)依照刑法告知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者撤回告知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
死刑。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触犯了刑法不一定就是犯罪。有些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没有主观故意或者过失,是因为外力所不能控制的,不是犯罪。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十六条规定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2人已浏览
986人已浏览
1,243人已浏览
4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