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现在企业会出现进项税额转出。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现在企业会出现进项税额转出。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现在企业会出现进项税额转出。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进项税转出余额如何处理呢?1、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的,进项税额转出到“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福利”。2、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进项税额转出到“待处理财产损溢”。3、招待费的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转出到“管理费用”。4、固定资产非正常损失了,进项税额转出到“固定资产清理”。5、购进的原材料发生非常损失了,进项税额转出到“待处理财产损溢”6、最后,进项税额转出这个科目月末是不留有余额的,每个月末计算当月应交增值税时结转该科目的余额,分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不含税)×税率(13%、17%)进项税额=购买的品或应税服务的购买价格×税率(13%、17%)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销售(不含税)×税率(4%、6%)。
进销项不符税务局检查,应当视纳税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根据检查核实后一般纳税人当期全部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重新按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计算当期全部应纳税额,即结出应交税金与应交增值税账户的期末余额,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余额在贷方应当作补税处理,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应当核减期末留抵税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72人已浏览
532人已浏览
408人已浏览
3,2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