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偷税漏税10万元以上算数额特别巨大。偷税漏税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若行为人偷税...
1、偷税不能以逃税总额来计算,应当按应缴纳的比例来计算涉案金额,具体量刑由法院依照案件情况依法判决。 2、依据:《刑法》《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看情节程度。情节轻微的,处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以刑事处罚。根据《税收管理法》和《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以欺骗或者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纳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按照前款规定处罚。多次实施前两种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种行为,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后,缴纳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到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纳税款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处以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五条纳税款,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开户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现金帐目,逐笔记载现金收付,帐目要日清月结,做到帐款相符。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利用银行帐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这取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纳税人采取隐瞒、欺骗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即虚假申报或者不申报,的金额较大,超过应纳税额10%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缴纳或者少缴税款较大的,以逃税罪处罚。逃税构成犯罪,应当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处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逃税有责任阻止原因,即当纳税人逃税时,除五年内因逃税或者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外,收到税务机关通知后,可以主动缴纳税款和滞纳金,行政处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逃税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逃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逃税金额占应纳税额的30%%超过10万元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逃税罚款。单位犯逃税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处以逃税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371人已浏览
6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