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看情节程度。情节轻微的,处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以刑事处罚。根据《税收管理法》和《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
这取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纳税人采取隐瞒、欺骗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即虚假申报或者不申报,的金额较大,超过应纳税额10%扣缴义务人采取上述手段,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方式如下: 1、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刑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综合上面所说的,偷税就是说明纳税人利用隐瞒或者是采用欺骗的方式逃避税费,对于此行为只要有知情的人不管是否有证据都是可以举报,如果没有证据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但如果有证据的就可以向税务机关进行举报,所以,不同的情形所处理的方式就会有所不同。
1.犯罪客体:本罪的客体为国家的税收利益和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以及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也包括负有纳税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等法人或单位,而且还包括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但没有纳税义务的公民,如与纳税、扣缴义务人相互勾结,为逃避缴纳税款犯罪提供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以其他手段共同实施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应以逃避缴纳税款共犯论处。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偷税漏税是犯罪;偷税--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偷税行为处以罚款,是行政处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主要依据偷税数额的大小和占同期应纳税额的比率,这是偷税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要标准。凡是构成犯罪的偷税行为,除了让偷税者承担行政法律责任,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法律责任。漏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较轻;对纳税人除限期追补漏缴税款外,还可处以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6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8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