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拘留属于刑事处罚的一种,也属于主刑。这是一种强度大于控制,但没有强度的处罚。公职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务,由政府支付工资,办...
拘留不能消除档案。拘留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留,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是刑事犯罪后给予的刑事制裁,案件依法保留,但犯罪时不满18周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是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案件在未经判决前采取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适用。取保候审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取保候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取保候审不发生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发生社会危险;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完成,需要取保候审。综上所述,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能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案件未经判决采取的强制措施。
拘留后不能保释。保释是保释候审。保释候审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之而来的强制措施。
对于公职人员,应该遵纪守法,做好表率,那么,判处拘役缓刑是否会开除公职吗?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就,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被判刑后,就会被开除,而不一定是实刑,也包括缓刑。 根据刑法第42条和第69条的有关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可见,拘役的上限刑期与有期徒刑的下限刑期相衔接。这一规定较好地体现了拘役的特点,使刑罚体系更为连贯和严密。拘役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总的来说,拘役是刑罚的一种,缓刑是刑罚的执行方式的一种,那么公职人员被判拘役缓刑的是要被开除公职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0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