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很难,因为接回来的人一旦再违法(有的不是故意的),司法所长就要受监管不力的责任处分;所以各地司法所都不愿意接收。但户籍所在地司法所一般没理由...
确定宣告刑的方法: (1)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如果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司法所应当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接收宣告之日起一个月内为其制定矫正方案,在对其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运用《北京市社区矫正人员综合状态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和社区矫正人员的现实表现、具体情况,每六个月予以调整。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过程中,认真遵守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悔改或者立功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防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核实属实;(3)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创新;(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救;(5)在抗击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方面表现突出;(6)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10年。减刑程序包括:1。日常评估。根据留下来的罪犯的表现进行评分和评估。2、监狱推荐。每个监狱都可以向被推荐的监狱领导人进行日常评估和报告。对被推荐的减刑人员名单。
通过自己的努力,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审判时获得了缓刑的机会,这意味着他们不必在监狱里继续服刑。但而,一些司法局不接受缓刑犯,这让一些人感到尴尬。然后,法院判缓刑,司法局不接受怎么办?1、缓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响法院判决。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受。当然,如果犯罪分子不住在司法局辖区内,法院应当将犯罪分子移送司法局执行。对矫正对象的接收是一项严肃、严格的法律程序,它以权力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或决定为依据,以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为载体,以履行法律手续为表现形式,因此司法局应当接收。2、 而且在现在的司法实践中,除非是快速程序的案件,否则可以在判决后提交接收信息。其他程序在判决前调查接收的司法局,同意后再判决,所以现在不太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38人已浏览
520人已浏览
6,210人已浏览
6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