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分则第二章以及《刑法修正案 (三)》、《刑法修正案 (六)》、《刑法修正案 (八)》、《刑法修正案 (九)》的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共...
依照刑法的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共有47起。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十)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这类罪统称为危害公共安全罪。详见刑法分则第114条-139条之一; 2、危害公共安全罪构成要件内容:(1)、实施了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众生活的平稳与安宁,并造成了相应的危险或侵害结果。本罪的成立不要求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侵害结果(有些要求发生危险结果,有些要求发生侵害结果)(2)、责任形式包括故意或过失。
客体要件 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不特定性,这类犯罪对其侵害的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事前往往无法预料和控制。如果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不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而只是特定的个人或者特定的公私财产,则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有作为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由于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既包括已经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也包括虽未造成严重后果,却足以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活安全的行为。因此,只要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犯罪。但是过失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才构成犯罪。 主体要件 该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构成。此外,该类犯罪中有的犯罪可以由单位构成,有的犯罪只能由单位构成。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该罪主体。 主观要件 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谓故意,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的犯罪对象。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复杂的对象,是指国家对社会公共安全的管理秩序。这里的公共安全是指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犯罪对象是不具体的人或者公私财产。 二是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故意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相当危险的其他危险方法,侵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或者重大公私财产权,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是本罪的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16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的主观犯罪。本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行为人知道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的心理态度。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1人已浏览
1,121人已浏览
416人已浏览
6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