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电信诈骗和电信公司并没有实质上的关联。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等,编造虚假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远程诈骗,诱使受...
电信诈骗不等于电信公司诈骗。从字面上看,电信公司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者实施远程、非接触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向犯罪分子付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2016年12月20日,最高法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再次明确利用电信网络技术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以上的,可以判处有期徒刑。如果员工从事电信诈骗业务,则属于共同犯罪,根据案件中的作用,以主犯、从犯等具体情节判处刑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电信诈骗是指利用通信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利用电信网络技术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累计诈骗金额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
从刑事法律角度讲,电信金融诈骗、盗窃案件中,电信运营商和银行本身与犯罪分子是不具有诈骗或者盗窃的主观故意与通谋的,也没有实际实施诈骗或盗窃的行为。因此,电信运营商及银行对此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从民事法律角度讲,电信运营商及银行相对购买使用其服务的个人是具有极大优势地位的,必须保证提供的服务不存在缺陷漏洞及良好的安全保障及监管水平,而不能把这个责任推给处于弱势的个人。 若电信运营商或银行事实上为诈骗、盗窃提供了实施的媒介平台,并因它提供的诸如来电、短信号码显示及其他增值服务的缺陷,而导致犯罪分子能够通过伪造虚假信息等诱骗被害人。因此,电信运营商或银行是具有重大过错的,被害人可以侵权为由要求其赔偿民事损失。 若犯罪分子不是通过银行或电信自身系统或服务的漏洞缺陷,只是伪造了虚假的银行页面、链接等骗取或窃取了被害人的财产,因此,仅从民事法律角度看,银行或电信部门不具有过错,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3人已浏览
329人已浏览
304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