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判决:(1)起诉指...
《刑事诉讼法》第一款第一款规定的不是犯罪,而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明,证据真实、充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缓刑的适用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特定犯罪分子。这些人犯的罪行相对较轻。犯罪较重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累犯的,不适用缓刑.犯罪行为较轻,有悔改表现,确实不会再危害社会。缓刑能否适用的关键在于缓刑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不予拘留确实不会危害社会的,可以适用缓刑。犯罪分子有可能危害社会的,即使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悔改表现等情况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犯罪情节较轻,犯罪分子认罪态度好,有悔改表现,不太可能在社会上适用缓刑,然后进行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附加刑的,仍必须执行附加刑。如果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犯罪分子虽然不在监狱服刑,但仍应禁止其履行相应的政治权利,并与缓刑同时执行。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判处缓刑。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分子的表现,不足以进行教育改造和预防犯罪的,不得适用缓刑;或者犯罪分子悔改,但判重刑,有期徒刑3年以上的,不得适用缓刑。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予以逮捕。这一类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根据《规则》第139条第2款,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①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②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③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经查证属实的。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根据《规则》第142条,对实施多个犯罪行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符合上述“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①有证据证明犯有数罪中的一罪的;②有证据证明实施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③共同犯罪中,已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犯罪嫌疑人。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不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轻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罚的,才符合逮捕条件。3、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社会危险性包括以下五项的一个或多个:(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即犯罪嫌疑人多次作案、连续作案、流窜作案,其主观恶性、犯罪习性表明其可能实施新的犯罪,以及有一定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已经开始策划、预备实施犯罪的;(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即有一定证据或者有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或者案发后正在积极策划、组织或者预备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重大违法犯罪行为的;(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即有一定证据证明或者有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在归案前或者归案后已经着手实施或者企图实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行为的;(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有一定证据证明或者有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即犯罪嫌疑人归案前或者归案后曾经自杀,或者有一定证据证明或者有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试图自杀或者逃跑的。上述三个条件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应当对其逮捕。首先被逮捕的必须是犯罪嫌疑让你、被告人等,并且必须有犯罪的事实,其次,还需要被逮捕的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也就是采取取保候审已经不能够防止危险的发生了。最后应当被逮捕的人的犯罪事实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来加以证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0人已浏览
396人已浏览
342人已浏览
5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