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定刑期中有加重处罚...
杀了人不一定就会被判死刑。构成杀人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杀人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按照刑法的规定,除了未满14周岁的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嫌故意杀人罪,且情节恶劣,有可能会判处死刑。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认罪态度、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因素确定。
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会判死刑。死刑适用率是很低的。对于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应当按照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结合刑法规定的具体情节量刑,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不一定,得看具体情况分析,分析如下: 1、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上述规定可以知道,即便是故意杀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 2、过失杀人,在法律上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33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来看,过失杀人的时候,最高刑不超过7年。所以如果最后法院认定杀人行为是过失行为,则一定不会被判死刑。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4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