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三级医疗事故分类标准也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一般根据不同身体器官的损伤来确定。一般症状主要包括:1。不完全失语,伴有失用、失写、失...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的障碍等级为10级,其障碍生活补助费的赔偿系数为10%,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期残疾日起最长赔偿30...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三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是: 1、医疗费、交通费等按照实际产生的标准计算; 2、残疾赔偿金根据三级残疾标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3、其他标准。
1、《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中只有经鉴定为三级以上医疗事故即构成十级伤残以上的,才能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 2、本项规定的30年、15年、5年只是承担残疾补助费责任的最高年限,并非任何一起医疗事故都必须赔偿满30年、15年或者5年。 3、具体年限或赔偿金额应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来确定: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八级伤残)按30%计算; 4、《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其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予以下行政处分: 一级医疗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二级医疗事故: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 三级医疗事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 5、《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吸取教训,一般可免予行政处分;对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事故的发生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发生医疗事故时,需要面对赔偿。根据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具体的赔偿项目不同,三级医疗事故的赔偿项目是什么1、医疗费用: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的医疗费用计算。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员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4、护理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的地面年度员工的年平均工资计算。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残疾等级,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6、残疾工具费用:医疗机构证明,按普及型工具费用计算。7、葬礼费用:按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葬礼费用补助标准计算。8、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9、交通费10.住宿费11、精神损害赔偿金:按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4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