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针对以被告住所地确定管辖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了以下情况确定管辖的原则:1.双方都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2...
一般都在一起生活的,当地就可以起诉,如果离开住所在外地打工,超过一年的吗,当地就可以起诉。如果不在一起生活,到被告方的法院起诉。如果被判刑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告所在地具体包括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就是身份证上的地址,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到起诉前最后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只能有一个,法律规定不允许有两个或者多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
以被告住在哪里为标准,就是说,被告住在哪里一年以上,就在哪里的法院起诉。如果没有,就应当到被告的户籍地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条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3人已浏览
2,416人已浏览
303人已浏览
6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