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二孩已经放开政策,可以生育,单位以此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从《劳动合同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不难看出,...
如果没有地方性法规特殊规定,不合法;但这类女职工分娩时的住院费和医药费需要自理,产假期间也不能享受工资福利待遇。违法生育二胎违反《中华人民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看是否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果没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则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说明了禁止非法生育第二胎的,并向劳动者公示,劳动者仍然生育第二胎的,用人单位可参照《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况,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由于是劳动者的过错行为而导致劳动合同解除,企业不需要提前通知员工,也不需要支付任何的经济补偿金。
不管什么单位,不管什么身份,只要办理了二胎准生证,就可以生育二胎,就是合法生育。即使你不符合生育二胎政策,只要你办理了二胎准生证,你生育二胎就是合法生育,要处理要处罚只能处罚批办二胎准生证的机关与有关人员,而不能处罚你。有证在手,大胆地好好地生吧。
2016年起国家和各地都颁布新的计生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二孩。在符合国家和本地计生政策前提,生育二孩可以在享有国家规定98天产假基础上,还可以享有各地计生条例规定的产假。如用人单位不执行计生条例规定,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造成女职工损害的,依法给予赔偿;用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第四十四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1,883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