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所得额=年...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一)应纳税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费用扣除标准一速算扣除数)÷(1一税率)(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所附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因此,算出你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然后,用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就得到税前工资了。应税所得额=(3286.-25)÷(1-10%)=1814.07应纳个人所得税=1814.07×10%-25=159.61税前工资=3286.46+159.61=3446.07
1、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费用(会计_税法)_收入(会计_税法)]×现行税率; 2、第二步,计算暂时性差异(公式符号性质):暂时性差异=(资产类)账面价值_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负债类)(账面价值_计税基础)×(1)+x=应纳税x;_x=可抵扣x; 3、第三步,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增长额=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预计转回税率_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4、第四步,做分录(根据四科目平衡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的简算法: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现行税率、永久性差异=费用(会计_税法)_收入(会计_税法)成立条件:预计转回税率=现行税率、特殊情况:预计转回税率≠现行税率,则公式不成立。简算法用于解答选择题尤为方便,也可用作检验所得税费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所得税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性、禁止性行业,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100万元,总资产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80人,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元。本通知第一条所称从业人员的数量,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所称从业人总资产指标应当按照企业年度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季度平均值之和÷4年中间开业或终止经营活动的,上述相关指标以实际经营期为纳税年度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9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