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一)应纳税所...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额×适用税率-速度计算扣除数的新税法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最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2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 例如您这个月收入为3000元个税计算方法为(3000-2000元)*10%-25=75.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费用扣除标准一速算扣除数)÷(1一税率)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所附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因此,算出你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然后,用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就得到税前工资了。
应缴所得税额=应缴所得税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纳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在纳税调整明细表中集中表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1人已浏览
975人已浏览
301人已浏览
6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