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保险条例》中所说的工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六十四条规定,有两块: 第一是工资总额: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
其实也不一定的。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第一、这种情况已经构成工伤,单位应该在一个月内给你申报工伤,第二、认定工伤之后可以申请伤残鉴定。第三、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应该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具体数额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另外,工伤期间的工资应该照常发放。2、如果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保险法的话,建议按照人身伤害的赔偿标准赔付,并且,职工个人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单位的责任。
一旦劳动局认定为工伤,就具有法律效力!工伤认定决定书作出即生效,不过,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不服的,可以在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伤残鉴定一般在医疗终结之后,就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进行伤残鉴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73人已浏览
798人已浏览
795人已浏览
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