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经营知道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之外,还可以向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格的10倍或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回答如何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答案如下: 一、把好安全关 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道德底线,必须坚守。同时要把食品安全上升成为一个零售企业面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一种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处处做到为消费者着想,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着想。从厂家的各种资质和检测报告,到源头的监测和管控,以及定期做好门店的食品质量检测等,这样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二、落实采购问责 企业建立的采购问责制一定要落到实处,凡是对采购中出现的问题食品,都要追究其相应的责任。我还是要特别强调,食品安全问题如同高压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碰。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营造行业自律的良好氛围,在所有的销售终端悬挂醒目提示,杜绝假冒伪劣食品。我们公司从2004年就开始在零售业同行中率先开展“创建绿色便利店——把健康带回家”活动,保证店铺绝无假货和过期商品,积极为顾客营造安全消费和健康消费环境,真正地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高于公司的一切利益。 三、企业员工强化自身意识 另外,作为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要强化维护自身品牌的意识。做为流通企业的零售终端,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仅是责任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消费者从门店买到的任何一件不称心的商品,他都会直接把责任全部转嫁于公司,并且通过多种渠道把自己的遭遇散播出去,企业为之付出的不仅仅是危机公关背后所带来的成本,更多的是品牌信誉度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流言非常可怕,往往会毁人毁企与一旦。 四、增强道德教育以及法律监管 除了有监管不力的因素外,道德和责任的缺失也不容忽视。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注胶虾”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市场经济本质上既是秩序经济,又是道德经济。食品安全的有效检验必须建立在生产者、经销商和流通环节里有着良好的经营理念和诚信的基础之上。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 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 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 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方法: 1、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2、加强食品流通、消费领域的监管,提高上市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水平。 3、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行业自律机制。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 5、建立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食品安全法》第三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十二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五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强制性标准。
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打12333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7人已浏览
946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7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