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诉讼没有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行政诉讼时效与民事诉讼时效有个重要的区别是,民事诉讼时效有中断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没有,仅有时效延长的规定。(《...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况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诉讼时效: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因房地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内提起诉讼;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五年内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如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起诉讼。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相对人只有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才能获得司法救济。如果相对人定期限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其合法权益难以通过行政诉讼的司法程序得到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分为以下两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讼权利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二、特殊诉讼时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起诉期限。因不属于起诉人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延误的时间不计入起诉期间。因人身自由限制不能提起诉讼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入诉讼期间。涉及房地产的具体行政行为自作出之日起20年以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自作出之日起5年以上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有诉讼时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六个月有效期内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后起诉的,应当在十五日内提起诉讼。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0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