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跟具你的收入来看,如果不错就选择等额本金。、...
不同的还款方式,每个月月供的金额不一样,利息也不一样。建议购房者应高度重视各银行推出的能够节省利息的贷款产品以及贷款方式,选择时多了解,多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一手房,一般来说银行提供的贷款最高额度为所购住房全部价款的80%,二手房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房屋评估价格的70%,个人住房基本公积金贷款最高为10万元,补充公积金不超过3万元。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前提必须以其所购商品房作为贷款的抵押担保,同时支付所购住房全部价款的20%至30%的首期款。银行开办的贷款业务期限最长为30年,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贷款利率一年一定,即每年1月1日按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利率进行调整。合理选择贷款方式贷款者如何根据这些情况选择合理的贷款方式呢农行个人业务处有关专家指出:购房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贷款四种方式的有效整合,确定合理的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目前,银行所能提供的贷款偿还方式包括,个人住房担保贷款期限在一年内的,采用利随本清的还款方式,借款期限一年以上的,采用按月还款,具体可选择“月等额还款法”或“月等额本金还款法”偿还贷款本息。从市民贷款情况分析,选择一年内还款的客户很少,而选择8至15年的客户群比较集中。农行给市民的建议是,“等本还款法”基于还款本金不变,利息逐减,因此对于还款者而言开始的压力大,而“等额还款法”每月偿还金额相当,但其本金偿还逐减慢,因而同样贷款期“等额还款法”所要支付的利息将高于“等本还款法”,对于经济实力强的客户,农行建议使用“等本偿还”。同时,许多市民在偿还过程中,随着经济偿还能力的提升,很大部分客户愿意提前归还部分或全部贷款。专家提醒,现行银行商业贷款年利率,5年内为5.31%,5年以上为5.58%,在确定提前还贷期时消费者尽量不要跨过一个时间段。提前归还部分贷款的,剩余贷款可按“月还款额不变,缩短贷款期限”或“贷款期限不变,月还款额减少”两种方式偿还,同样的,对于还款能力强的市民建议使用前者。
1、等额本金还款法 适用人群:收入高且还款压力不大的家庭。 等额本金还款是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里,同时付清上一还款日到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借款人可随还贷年份的增加逐渐减轻负担。 2、等额本息还款法 适用人群:收入稳定、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投入过大的家庭。 等额本息还款是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和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里,还款金额每个月都是固定的,但是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3、分阶段性还款法 适用人群: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资金紧张的年轻人。 这种还款方式允许客户有3到5年的宽限期,开始的每个月只要还几百元,等过了5年后,随着收入提高、经济基础的充实,还款也会变化为正常的还款方式。 4、一次性还本付息法 适用人群:从事经营活动人群或短期贷款的人群。 一次性还本付息是指借款人从借款到期日一次性偿还所有贷款利息和本金的还款方法,这种还款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减轻还贷压力。 5、转按揭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包括还没还清贷款的二手房卖家;如果现在的贷款银行的利息成本支出太大,借款人可以用这个方式换银行,减轻还款的压力。 转按揭是指由新贷款的银行帮助客户找担保公司,还清原贷款银行的钱,然后重新在新贷款的银行办理贷款。 6、双周供 适用人群:工作和收入稳定的人群。 这种方式缩短了还款周期,也意味着在整个还款期内所归还的贷款利息,将远远小于按月还款时归还的贷款利息,本金减少速度加快。 7、提前还贷 适用人群:资金充足的人群。 银行收取利息主要是根据贷款金额占据银行的时间成本来计算的,因此选择缩短贷款期限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利息的支出。
1、按月调息 如果目前是降息趋势,市民以前若选择的是房贷固定利率,那就赶紧转为浮动利率才划算。不过,“固定”改“浮动”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2、双周供省利息 双周供缩短了还款周期,比原来按月还款的还款频率高一些,由此产生的便是贷款的本金减少得更快,也就意味着在整个还款期内所归还的贷款利息,将远远小于按月还款时归还的贷款利息,本金减少速度加快。因此,还款的周期被缩短,同时也节省了借款人的总支出。对于工作和收入稳定的人,选择双周供还是很合适的。 3、提前还贷缩短期限 提前还贷之前要算好账,因为不是所有的提前还贷都能省钱。比如,还贷年限已经超过一半,月还款额中本金大于利息,那么提前还款的意义就不大。此外,部分提前还贷后,剩下的贷款市民应选择缩短贷款期限,而不是减少每月还款额。因为,银行收取利息主要是按照贷款金额占据银行的时间成本来计算的,因此选择缩短贷款期限就可以有效减少利息的支出。假如贷款期限缩短后正好能归入更低利率的期限档次,省息的效果就更明显了。而且,在降息过程中,往往短期贷款利率下降的幅度更大。 4、公积金转账还贷 5、分阶段性还款法适合年轻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4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1,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